无套内谢少妇毛片免费看看_中文字幕精品无_天天躁天天狠天天透_日日插日日干_美女在线国产_天天综合导航

2024年機械行業生產安全事故分析

機械行業是制造業中的基礎性、戰略性產業,為國民經濟、國防軍工和民生事業發展提供技術裝備,對支撐國家制造能力和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。

一、基本情況

(一)事故總體情況。

2024年,機械行業生產安全事故(火災、特種設備、燃氣除外)共發生312起、死亡300人。其中,較大事故1起、死亡8人,一般事故311起、死亡292人。

2023年度相比,事故總起數增加2起,死亡人數增加6人,同比分別上升0.6%2.0%

(二)行業分布情況。

按照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》(GB/T 4754-2017),2024年機械九個細分行業中,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前3位的是:通用設備制造業、汽車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,3個行業共發生事故239起、死亡226人,占事故總量的76.6%75.3%

(三)事故類型情況。

根據《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》(GB/T 6441-1986)規定,按照事故類型分析,2024年機械行業事故居前5位的分別是:機械傷害、物體打擊、高處墜落、觸電、其他傷害。這五類事故共發生事故267起、死亡245人,占事故總量的85.6%81.7%

(四)工序分布情況。

2024年,在主要生產工藝環節共發生事故182起、死亡174人,占事故總量的58.3%58.0%;在輔助工藝環節發生事故共計130起、死亡126人,占事故總量的41.7%42.0%

主要生產工藝環節中事故居前3位的工序:金屬切削加工工序發生事故48起、死亡52人;鑄造工序發生事故32起、死亡30人;裝配工序發生事故28起、死亡26人。

輔助工藝環節中檢維修作業發生事故70起、死亡69人,占事故總量的22.4%23.0%。檢維修作業的事故類型中,機械傷害事故25起,占事故總量的35.7%;觸電傷害事故13起,占事故總量的18.6%;高處墜落事故和物體打擊事故均為11起,占事故總量的15.7%

二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風險挑戰

一是鋁鎂金屬制品粉塵爆炸風險管控不到位。鋁鎂合金廣泛應用于手機、電腦、汽車等行業,新工藝、新技術快速發展,鋁鎂制品打磨、拋光工藝產生的粉塵,爆炸風險高。部分企業粉塵防爆意識淡薄,除塵系統相關安全設備設計缺陷,泄爆、抑爆、惰化等控爆措施設置不規范,特別是個別企業濕式除塵系統“干式運行”,作業現場和設備設施內部未及時清理,導致大量粉塵積聚,容易引發群死群傷事故。

二是機械傷害事故多發。從2024年事故類型看,機械傷害事故124起、造成115人死亡。部分機械企業設備自動化水平較低,老舊沖床、壓力機、機床等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存在缺陷或維護不到位等問題,容易引發機械傷害。另外,隨著機器人、機械臂等自動化、智能化設備的大規模推廣應用,人機交互、功能安全、網絡安全等新風險辨識和管控不到位,給安全生產工作帶來新的挑戰。

三是鑄造和金屬切削加工亟需精準管控。2024年,鑄造和金屬切削加工工序發生事故80起、造成82人死亡。爐體耐火內襯燒穿、熔煉液面凝殼、湯勺撞人等熔煉設備本質安全措施失控,違規拆除防護裝置或聯鎖裝置缺失等防護措施不到位,違規進入機械臂工作區域,導致鑄造事故頻發。機械電氣設備防護不到位、聯鎖與緊急停止裝置失效或缺失、危險能量未進行有效管控,容易導致機械卷入或擠壓傷害等金屬切削加工事故發生。

四是檢維修作業安全風險防控不到位。2024年,檢維修作業工序發生事故70起、造成69人死亡。檢維修作業多存在臨時作業和交叉作業的情況,作業前未制定詳盡的作業方案,作業過程中常出現違章操作。對于設備的機械能、電能、氣動液壓等潛在危險能量的管控措施執行不到位,導致檢維修作業事故占比居高不下。

五是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相關風險不容忽視。新能源動力鋰電池在機械行業得到快速、廣泛應用,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,存在鋰電池儲存建筑物不符合要求、超量存放或缺少信息化安全監控裝置、未采用規定車輛運輸鋰電池、電池包裝配環節隱患排查不到位、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。

三、下一步措施

一是強化金屬粉塵爆炸風險防控。推動金屬粉塵企業嚴格落實《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》(應急管理部令第6號),嚴格對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開展排查整改,確保粉塵爆炸危險場所建構筑物、除塵系統、電氣設備、粉塵清理等關鍵環節風險管控措施落實到位。大力推進金屬粉塵企業建設應用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,切實做到風險實時監測、智能研判和及時處置。

二是有效管控重點工序安全風險。針對機械行業事故集中的鑄造、鍛壓、金屬切削等高風險工序,推動企業建立隱患自查自糾和內部報告獎勵制度,持續深化重大隱患動態清零。針對高危工序及人機交互區域,開展工藝風險分析,細化過程管控措施,提高安全防護系統功能安全可靠性。加強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生產線智能安全評估和新設備投用本質安全管控。

三是加強檢維修作業的過程安全管理。推動企業完善檢維修作業安全技術方案,加強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,強化人員安全意識,增強人員安全作業能力。推廣防止危險能量意外釋放的安全管控技術措施,確保經授權的人員方可進行相關作業。對于檢維修作業過程中涉及的高處作業、臨時用電等高風險作業,嚴格執行審批程序。

四是提升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。結合機械行業轉型升級,督促企業充分識別和評估設備設施安全風險,逐步淘汰高風險設備設施,對現有設備設施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升級。針對設備設施使用環節,加強在役設備設施安全管理,杜絕拆除、破壞或屏蔽安全防護設施的不安全行為,提升設備本質安全水平。

五是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風險研究和管控。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事故機理和安全管控技術研究,充分辨識不同類型動力鋰電池在運輸、儲存、安裝等過程中的風險。督促企業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裝配過程隱患排查,提升應急處置能力,確保人員作業安全。